词与短语

词和短语的区别
现代汉语:替换法、扩展法、插入法
古代汉语:
马真(1980)在对先秦复音词确定时采用五条标准,其主旨为“从词汇意义的角 度来考虑问题,即考察复音组合的结合程度是否紧密,它们是否已经成为具有完整意 义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黄月圆(1996)从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总结了短语与词的差异。认为语音上, 复合词的重音模式不同于短语;语义上,复合词语义专门化;语法上,复合词组成部 分不可分离;此外句法规则不涉及词的内部。
王宁(1999)对现代汉语的本源双音合成词提出四条鉴定原则:非自由词素鉴定 法;非词源意义鉴定法;非现行语法鉴定法;非语义搭配鉴定法(非正常语义搭配,eg暖瓶)。

综合来看

用原型理论进行分级。见董秀芳《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
本书作者运用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来处理词与短语这两个相邻范畴的纠葛。“我们认为双音词也是一个原型范畴,是一个模糊集(fuzzy set)。从句法到词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短语与复合词构成一个连续统(continuum),因而这两个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在复合词范畴中,有些成员已经彻底词化,不再具有短语的特性,这是最典型的成员;而更为大量的形式是处于变化过程之中的,既有短语的某些特征,又有词的某些属性。其中有些成员已经具有了很多词的性质,只残存了部分短语的特征,这是比较典型的成员;还有一些成员则只具有部分词的特点,还保留了大部分的短语属性,这是不太典型的成员。这就是说复合词内部成分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着词化程度的级差”。“只有搞清复合词的历时演变环节,才能为共时状态下的复合词词化程度的划分找到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准”。(124页)